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2025年7月2日《科技日报》第7版刊发了《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农技专家小分队精准服务到田头》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积极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同时整合本地农技力量,组建农技专家小分队,通过“专家+农户”“基地+示范”模式,将先进技术和理念送到农业生产一线。

  报道全文如下:

  《科技日报》(2025年7月2日07版)

  为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日前精心选派23名专家组建农技专家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各生产队提供“一对一”精准技术指导。

  记者走进呼伦贝尔农垦上库力农牧场有限公司农林科技站,只见农技专家小分队成员于春雷正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培养皿中的大麦种子,并不时记录数据。“种子是丰收的根基,这次发芽试验就是要筛选出最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于春雷一边调试种子幼苗培养箱温度,一边向围在身旁的工作人员讲解,“温度、湿度稍有偏差,都会影响试验结果,必须精确到每一个参数。”

  “以前播种全凭老经验,遇到问题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专家‘把脉问诊’,心里踏实多了!”呼伦贝尔农垦上库力农牧场有限公司第五连(队)党支部副书记徐喜龙深有感触,“去年按照专家推荐的麦种和播种方案,我们在大旱年头的作物产量依然稳中有增,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额尔古纳市积极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同时整合本地农技力量,组建农技专家小分队,通过“专家+农户”“基地+示范”模式,将先进技术和理念送到农业生产一线。

  “我们采取‘定点包联+巡回指导’服务模式,每位专家负责3—4个生产队,每月至少开展两次现场指导。”农技专家小分队队长丁继伟介绍,“遇到病虫害暴发、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专家24小时待命,随时赶赴现场解决问题。”

  除了现场指导,农技专家小分队还在品种选育、技术推广上持续发力。他们在额尔古纳市设立10个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点,对小麦、大麦、油菜等30余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引入生物防治技术,通过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控制害虫,使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今年额尔古纳市推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壤保墒能力,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新技术的地块,预计亩产将提升15%—20%。”额尔古纳市农牧局副局长胡格吉乐图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建立长期技术帮扶机制,同时加大本土农技人才培训力度,让农技专家小分队的服务更长效、更精准,真正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李永建)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86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阿拉善:多彩额济纳 缤纷迎客来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