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都林街赛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气氛热烈。20多位居民围坐一堂,聚精会神地听着“兴安理得”惠民政策宣讲团成员包晶晶解读最新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条条干货,点燃了在场群众的热情。
刚刚大学毕业的张瀚洋听得格外认真:“赶上毕业季,这场宣讲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了解到了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补贴政策,也了解到了党对我们青年群体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他信心满满地说,要把这份关怀化作动力,用所学回报家乡和社会。
“能走进社区,和大伙儿面对面‘唠’政策,把国家养老、看病、就业这些民生大事上的好政策、新变化讲明白,这就是我们宣讲团成员最想做的事。”宣讲团成员包晶晶话语朴实,情真意切。她表示,“兴安理得”惠民政策宣讲团就是要用好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发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盛夏时节,党的惠民政策如甘霖润田,滋养兴安盟大地。连日来,兴安盟“兴安理得”惠民政策宣讲团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社会救助等党的惠民政策,开展多样性、互动性、灵活性的惠民政策宣讲活动,以故事、曲艺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推动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让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在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扎萨克图社区,宣讲团成员陈帅芳的宣讲同样引人入胜。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讲述民族团结故事,阐释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同时结合身边案例,对医保政策等进行多角度解读,为居民解疑释惑。
“今天讲的惠民政策都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特别是关于社会救助的政策让我印象深刻,希望这样的宣讲多多开展。”社区居民隋春媛说。
政策宣讲的深入开展,依托于扎实的阵地建设。近年来,兴安盟持续发挥全盟108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打造文明实践驿站、小院、点位,构建群众身边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集约利用各方设施资源,探索建设文明实践综合体,同党群服务中心、草原书屋、文化活动室等有效结合,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党的惠民政策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12000余场次,着力打造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窗口”。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依托‘文明实践广播站’等各类活动场所,组织‘益·身边人’‘雪绒花’‘家门口唠嗑队’等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队伍,用好‘五个一群众工作法’,广泛动员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五老’队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百姓‘名嘴’、网络达人等榜样群体,开展常态化宣传宣讲活动,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窗口’,让党的好声音响彻北疆大地。”兴安盟委讲师团团长孙哲琳说。(记者 高敏娜)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