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走进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的陈列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生动地展现了革命烈士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这是抗日英烈白乙化的生前手稿。”讲解员在一块展板前娓娓道来。

  “勇敢工作,艰苦学习,组织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真挚的话语、泛黄的纸张承载着历史记忆,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中的赤诚与热血。

  白乙化,1911年6月生,辽宁辽阳人。1929年,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白乙化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白乙化返回辽阳后,组织抗日义勇军,率部转战辽西、热北、锦西等地,连战连捷,得绰号“小白龙”。

  1936年夏,白乙化奉党的指示,赴绥远省和硕公中垦区(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山咀农场一分场)工作,历任中共垦区工委书记、中共绥远省工委委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归绥失守,包头告急。为了武装自己,抗日救国,垦区党组织决定夺取武器,举行暴动。10月的一天傍晚,垦区党组织领导党员和群众,包围了垦区警卫股,缴获了国民党警卫股人员的所有枪支弹药,暴动成功。此后,抗日民族先锋队正式组建,白乙化任总队长。

  抗日民族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套地区创建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1939年,抗日民族先锋队与冀东抗日联军整编为华北抗日联军,后改编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平北军分区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

  白乙化智勇双全,十团屡战屡胜,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迅速发展。1941年2月,伪满道田讨伐队沿白河向根据地进犯,白乙化率部在密云县马营西山与敌人激战,保卫了根据地。但就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白乙化被日军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0岁。

  白乙化牺牲后,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表了《为追悼白团长乙化同志告全军同志书》,对他给予高度评价。

  2014年,白乙化烈士的名字被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岁月悄然而过,而英雄的坚守、先辈的热血,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如今,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山咀农场,绥远省和硕公中垦区暴动遗址地矗立着一座垦区暴动纪念碑,纪念碑造型古朴端庄,威严凛然,让人肃然起敬。当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垦区精神,抗日民族先锋队和白乙化的传奇故事,至今广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里不仅记录着在抗日战争的血火淬炼中,河套地区各族各界民众同仇敌忾、顽强不屈的抗争历史,也传承着白乙化等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赤心为国的抗战精神。我们要持续拓展更多活动载体,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引导干部群众学习红色故事,感受红色力量,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乌拉特前旗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蔺振中说。(记者 白丹  许敬)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79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大漠深处奇美粉红湖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