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八月,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的风掠过新栽的沙棘苗,智能喷淋系统在矿坡上织出薄薄水雾。8月1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远处,矿坑深处电铲车精准作业,苜蓿草在修复后的边坡上连成绿浪。  

  白云鄂博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

  内蒙古的矿山转型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作为国家能源与战略资源的“压舱石”,这里矿产种类丰富,矿山数量众多,最多时达数千个,计划经济时期粗放的开发也留下了生态旧痕。而如今,398座绿色矿山星罗棋布,数量跃居全国前列。从包钢白云鄂博铁矿覆土育新苗,到宝山矿业封闭车间内粉尘监测仪闪烁,绿色变革已渗透至采矿的毛细血管。  

  包钢集团矿山治理项目。

  转型的引擎是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内蒙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明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建、社会监督的绿色矿业发展机制,自治区13个部门联动构建“绿色矿山支持措施”,9个部门协同强化小型矿山参照绿色矿山管理,九大行业地方标准精准落地。政策工具箱层层打开:金融创新推出“绿色矿山治理贷”,资源、节能、环保等税务减免助力企业前行,科技资金直指绿色开采技术痛点。赤峰吉隆矿业以6400万科技创新投入实现井下充填节水40%,包钢白云鄂博铁矿主矿岩石胶运系统年回收资源294万吨——绿色账本与经济账本在此叠加增效。  

  35米高的排土场绿波荡漾。

  然而,绿色之路绝非坦途。虽然绿色矿山的名单逐步增长,但生产矿山整体转型的步伐尚未完全跟上,大中型矿山的建设目标远未达成。治理欠账与动态监管的压力如影随形,已有先行者因未能持续投入而退出名录。资源大区的转型,仍在深水区跋涉。  

  参观者徜徉在矿山项目治理区。

  “十四五”期间,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达980平方公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超额完成任务。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发展逻辑的重构。当新《矿产资源法》将绿色矿山写入法律,当非煤矿山整合退出战役在乌海等地打响,一场从“小散乱”转向“大集约”的产业革命已然启动。  

  绿草葱茏的矿山坡。

  站在白云鄂博的矿坑旁,目光所及处,冰草与苜蓿混种的草浪与无人铲车构成奇妙图景。“到2028年,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建成绿色矿山。”内蒙古的决心,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嘱托的回应,更是一场关于生存方式的思辨——当铁臂不再只为攫取资源,当矿山学会与草原共生,北疆大地正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辩证法则。  

  项目区内湖泊里天鹅游弋。

  白云鄂博的矿坑深处,电铲车仍在不知疲倦地装载。而地平线上,新生的沙棘苗正把根系扎进覆土,默默丈量着这片土地从灰黄走向青绿的距离。(记者 蔡冬梅)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65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甘肃岷县近百万亩湿地草原牛羊成群马儿跑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