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无人机载着10kg重的血浆恒温箱从鄂尔多斯市中心血站起飞,飞机爬升到170米高度后飞行30多公里,到达市中医医院(东胜部)顶楼起降点,全程用时20分钟。这仅是鄂尔多斯市低空产业的应用场景之一。
通过先行先试,鄂尔多斯正推动低空产业向着“造得出,飞得起,应用广,业态优”的方向发展。
政策优化布局 构建低空生态
目前,鄂尔多斯市获批飞行空域24块,累计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可飞天数不少于300天,各类试验飞行、航校训练、短途运输、观光旅游等有关低空项目相继铺开。
鄂尔多斯市发改委经协科科长王中正说:“为给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方案,去年至今,鄂尔多斯市建立了统筹推动低空经济工作协调机制,确定了44项年度重点任务。促进低空经济与传统化工、新材料、能源、装备、汽车等制造业融合发展,从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服务培育、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三方面优化产业布局。”
低空,通常指真高1000米以下的区域。通用航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鄂尔多斯机场集团正在加快推进低空产业项目布局。
“目前,鄂尔多斯机场集团成立了低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保障、生态场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鄂尔多斯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刘波表示。
鄂尔多斯机场集团聚焦“小机型、小航线、小航程”的通用航空运输,大力发展短途运输业务,积极融入民航“干支通 全网联”航线网络,累计开通6条短途运输航线。
此外,鄂尔多斯机场集团目前已拥有1个支线运输机场,建成3个A1级通用机场,布局4个低空飞行活跃区域,组成较为完善的通信、导航、情报、气象、监视保障体系,为构建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奠定了基础。
搭建基础平台 发展优势产业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低空经济正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领域扩展至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兴业态。
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一个能够服务低空产业安全有序运转的基础保障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鄂尔多斯机场塔台内,一个集飞行计划、飞行审批、低空气象、低空监视等功能于一体的低空智能网联中心,自4月17日就开始试运行。
“低空智能网联中心由自治区级A类飞行服务站、无人机管控和航空应急救援三个平台组成。”鄂尔多斯低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机场运行部负责人武威告诉记者,筑牢基础后,全市根据不同旗区区位优势和空域资源特点,定制通航产业发展策略,并积极引入相关产业。
鄂托克前旗通用机场引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进驻,为其提供科研测试的空域和地面保障服务,同时承接顺丰大型无人机载货试飞任务;融通安防国际无人机基地入驻鄂托克旗通用机场;广州天海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组装、测试、验证飞行项目落地鄂托克旗通用机场;鄂托克前旗机场启动空中游览项目与热气球自由飞活动……随着一个个低空产业项目的相继落地,鄂尔多斯低空产业布局按下了加速键。
联通产学研 拓展应用场景
8月25日,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低空经济点位专项“低空运载技术中试基地建设中的设计、测试、优化技术体系研究”项目在鄂尔多斯启动。
该项目由鄂尔多斯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江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大道空天高新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以打造“全国设备最齐全、功能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低空运载技术中试服务体系为目标,为区域低空经济产业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而为了满足学校航空专业教学与实训需要,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直接“拿下”了一架波音737飞机。
走进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一架停放在停机坪上的大飞机就格外显眼。该学院大飞机学院负责人杨学文说:“今年首次招生低空工程和飞行器运维的本科专业,目标是培养国产民机运维、低空空域规划管理以及无人机和地面服务站的运行维护专业人才。”
据介绍,学院教师中持有民航局民航维修人员(TA)执照9人,配有实训飞机两架以及航空器基本维修技能、无人机装调配、航空发动机等实验实训平台,专业师资力量及办学实力雄厚。
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低空概念与应用,鄂尔多斯机场集团先后建立和开放了航空器维修基地、天骄航空培训基地、民航科普基地,开展民航科普培训和夏令营活动,利用通用机场拓展固定翼无人机测试、飞机维修、航线网络等相关业务,推动“低空+文旅”“低空+培训”深度融合。
今年,全市对接低空科创型招商引资项目21个,其中大道智能低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与应用项目、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低空+试飞”项目、浙江比翼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已落地。
从空域资源到机场体系,从政策支撑到要素保障,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融合,鄂尔多斯市正向着构建低空产业生态、打造西部领先的区域航空集群的目标迈进。(记者 毛锴彦)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