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苹果是3至4天邮到。”
“我们家乡的苹果不打农药,苹果又甜又脆。”
近日,赤峰市宁城县掀起了一场“宁城苹果丰收季 我为宁果来代言”网络直播销售热潮。20余名网络达人化身“推荐官”,深入当地农户果园,通过镜头向全国网友展示“宁城宁果”品牌、宁城苹果品质及绿色无公害生长环境,让网友直呼“隔着屏幕都闻到果香”。
“宁城苹果很出名,收到货的第一时间就尝了下,苹果很脆很甜。”10月25日,来自北京的顾客张女士在直播间下单后反馈说。
此次为期3天的直播活动销售宁城苹果20万斤,实现销售额67.2万元。这样的场景正是宁城县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宁城县将林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以政策筑基、科技助力、品牌为链,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产业从“小散弱”迈向“大而优”转变,让枝头果实变为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如何把优质果品卖得更远?宁城县锻造品牌,链接更广阔的市场。“宁城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后,当地统一管理标准与包装规范,建起宁城苹果博物馆,连续举办六届苹果节并积极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同时举办线上直播活动,推动“宁城宁果”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让苹果远销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
宁城县以政策筑基,让荒山披绿变“金山”。宁城县山多耕地少,气候温润、日照充足,适合发展林果业。近年来,宁城县按地形科学规划品种布局,在浅山区以蒙富苹果为主,丘陵山区种植南果梨和新苹红苹果,丘陵坡地栽培寒红梨,次生林区则以山楂为主,让林果种植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宁城县的政策不断更新迭代,从《宁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果树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三个不设上限政策”,再到系列提质增效措施,通过靶向施策打通产业发展堵点。
如今,宁城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25万亩,年产各类果品16.8万吨,产值8.2亿元,从业人数9.8万人,人均增收5600元。
发展林果产业,科技助力是关键。绿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引进环保酵素农耕技术,用“酵素”种植苹果,提升土壤生态活力,也让苹果品质更优、市场价值更高。宁城县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建立无病毒良种母本园和采穗圃,构建起县、乡、合作社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其中,“蒙富苹果”品种为自主选育的抗寒品种,引进的“新苹红”则耐低温。同时,宁城县以国家级示范社为龙头,搭建“县服务乡、乡服务村、合作社带农户”的服务网络,通过技术人员包联指导、成立林果产业科研组等方式,实现科学管理,保障果实品质。
从政策筑基的荒山披绿,到科技赋能的品质跃升,再到品牌引领的市场突围,宁城县以林果产业为笔,绘就了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共生的美丽画卷。(记者 李雪瑶)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