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北疆微评.gif

  ◆评论员 王丰

  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使得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基础上再提升1岁,达到80岁左右。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今后五年健康规划研究成果,列出未来努力和优化方向,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附近得到便捷高效、相对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话题始终牵动着公众的心弦。

  这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从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患者往往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挂号、排队、看医生、做检查……每一个步骤都像是一个谜题。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是时间上的挑战,更是在心理和经济层面的一种考验。

  在众多问题中,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问题。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健康惠民举措落实过程中最难走的“最后一公里”。

  难啃也得啃,难走也得走。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内蒙古财政累计争取中央基本建设资金13.9亿元,支持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2025年,内蒙古财政安排资金1.86亿元,支持39个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安排资金0.6亿元,支持12个旗县区建设医共体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急救能力;下达补助资金1.97亿元,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工作开展;安排资金1.27亿元,支持中医(蒙医)医院能力建设及其应急救治能力提升和中医药传承创新。

  众所周知,“看病难”不是难在大医院不够大、不够强,而是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够多、不够用。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就该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把患者留在基层,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留在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便利更实惠的医疗服务。

  同时多渠道提升基层专业人员“供给量”,基层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基层首诊是防病治病的第一道防线。要充分发挥现有医护人员的作用,让他们能够扎根基层、干在基层。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46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醉美草原希拉穆仁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