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闻呼和浩特11月4日消息(记者 张鑫)深秋时节,凉意渐浓,在通辽市奈曼旗兴安庄村科尔沁沙地综合治沙项目区内,曹敏成和几个乡亲正在压草、打障,干得热火朝天,他说:“每天工资能有200多元,以前仅靠种地,现在家门口治沙,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行走在老哈河南岸,常兴穿沙公路笔直地延伸向远方,不时有满载粮食的车辆疾驰而过。远处,成片的草方格有序铺展,像给沙地套上“格子衫”,路旁村民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金黄的玉米垛和红艳的辣椒串堆砌在院落里,洋溢着秋收的踏实与喜悦。
常兴穿沙公路全长120公里,纵贯整个老哈河南岸沙带,沿线沙地起伏大,植被盖度低,流动沙地侵蚀严重。今年项目区已完成人工固沙7500亩,栽种人工灌木1.2万亩。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新建的巴音—蒲圪卜穿沙公路将连绵沙丘一分为二,通过栽植1.5米×1.5米的沙柳立式菱形网格沙障进行护路治沙。据统计,该公路两侧沙障栽植面积共计1270亩,栽植各类苗木66万株,撒播草种4000公斤。这些生态屏障犹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遏制风沙侵袭、固定流动沙丘、防止沙漠扩张。值得一提的是,公路两侧可用于建设光伏项目的土地共计5.5万亩,可带动光伏装机180万千瓦。
从“满嘴沙”到“满眼绿”,从穿沙路到致富桥,从增收有新盼头到生活有奔头,内蒙古探索形成“以路划区、分块治理、锁住四周、渗透腹地”的以路治沙模式,实现了修路、治沙、兴业、富民共赢。
据了解,202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林草局联合印发《自治区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区“以路治沙”发展规划(2024-2030年)》,将“以路治沙”作为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重要抓手,两年来累计建设穿沙公路2490公里、带动治沙559万亩,在支撑治沙的同时,使110个自然村组通了硬化路,惠及约2000户农牧民,并有效改善了30个沙区景点、资源节点公路通行条件。
202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林草局研究编制《自治区黄河“几字弯”攻坚区、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区“以路治沙”实施方案(2025-2030年)》,方案涉及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7个盟市36个旗县区,布局农村公路串联成网、系统化养护提升、生态治理三大工程,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2230公里,带动治沙153万亩,同步实施养护工程1806公里,力争到2030年形成“路锁沙侵、路守沙安、路护农耕、路兴绿能”的总体格局。预计项目建成后,内蒙古在三大标志性战役片区可累计建设穿沙公路8593公里,带动治沙1354万亩。
“今年,国家下达内蒙古穿沙公路建设资金17.8亿元,自治区安排4.4亿元防沙治沙基金用于“以路治沙”项目,财政部门按照“专账管理+提级拨付”方式对资金进行监管,有力保障了穿沙公路项目顺利实施。截至10月底,内蒙古已开工建设穿沙公路2316公里,带动治沙464万亩,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93%、102%。”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