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娱乐 > 正文

近年来,中国漆画艺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展区,集中展示了当代漆画在题材、内容、形式、语言和风格等方面的变革与突破,奏响创新乐章。

当代漆画创作内容广泛,诸多作品展现出宏大叙事气魄,彰显鲜明时代特色。如程向军《长城颂》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获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评委会特别奖,开启漆画的国家叙事新篇章;陈国《天路——国槐绿》巧妙融合“复兴号”“拉林铁路”等元素,展现国家建设新成果。不少创作者还围绕民生日常展开创作,像张明远《国泰民安》以朴拙的语言刻画了白墙黑瓦的农家院落,展开一幅充满生机的美好画卷。既记录国家辉煌成就,也描绘百姓生活点滴,漆画在不断拓展内容边界的过程中,展示着时代发展的多彩图景。

漆画技法语言也呈现多元融合趋势。如刘文辉、陈聪景合作的《我爱我家》综合运用中国画工笔技法与漆性材料,在人物造型上实现新突破,尽显传统文化韵味与现代审美意趣;何志辉《秋岸藕丰》则以传统漆画技法为基石,吸收油画造型语言,在人物结构、形体塑造及空间处理上表现出色,拓宽了漆画在人物题材创作方面的艺术表现力。

值得注意的是,漆画发展既需创作的繁荣,也需理论的指引。虽然漆画界已有《中国漆艺美术史》《中国现代漆画》《江西漆艺美术史》等理论著作,但当下漆画理论建设滞后于创作实践的问题仍然明显。一些创作者缺乏对艺术本体的深度思考,创作元素“多余”而非“多元”;漆性材料的较强包容性,使部分作品沦为“材料的堆砌场”;有些作品题材同质化,缺乏思想深度;还有些作品直接挪用或简单模仿中国画、油画等图式……这些现象呼唤着业界加强漆画理论建设,包括对漆画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的深度梳理,对漆画独特艺术语言的学术观察,对漆画表现对象的拓展、社会功能的实现、审美范式的制定等展开整体性研究。简而言之,构建漆画理论体系可从以下四个维度着手。

材料语言上,深入挖掘漆性材料的特性与潜力,强化其专属艺术语言体系。同时,建立“漆性美学”的理论框架,倡导“以漆为本”的创作理念,使技法服务于艺术表达。

题材观念方面,引导创作者突破思维定式,拓展主题的深度与广度,注重题材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探索构建“历史—当下—未来”的对话关系,尝试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当代解构、强化题材的地域性表达等。

对于创作图式,从历史纵深与当代语境中提炼漆画独有的“视觉语法”,为今后梳理漆画流派和风格提供理论依据,也有助于挖掘漆画超越视觉的深层意义,为学术研究提供文化密码。

从品评标准来看,需制定契合漆画艺术特质的评价准则,形成区别于其他画种的学术话语体系,综合考量作品在材料运用、技法表现、题材创新、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品质,推动漆画艺术健康发展。

大漆的材质特性十分突出,却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拓展漆画艺术的厚度、宽度和广度,奏响漆画实践与理论的和谐“双重奏”,将更好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和文化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3日 08 版)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578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校园足球训练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