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网 > 北疆专题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正文

走上街头舞起来。  

吉祥步娉娉袅袅走起来。

  ◎记者 高瑞锋

  音乐响起,身着满族服饰的女演员们迈着吉祥步,娉娉袅袅走向舞台中央,轻柔优雅;男演员们的舞步欢快跳脱,槌击鼓面,鼓声“咚咚”,喜庆欢乐;鼓柄“哗哗”,清脆悦耳……

  这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文化馆老年满族太平鼓舞队表演时的一个场景。

  满族太平鼓舞,属民间传统舞蹈,也叫单鼓或羊皮鼓,俗称庆丰收鼓或得胜鼓,顾名思义,就是用鼓声和舞蹈来表达人们对于盛世太平的歌颂、民族团结的赞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包含了祈盼年景风调雨顺、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的意蕴,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一带。

  呼和浩特满族太平鼓舞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2009年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因城而起 因城而兴  

满族小学的太平鼓舞队的“小格格”们。

  太平鼓,直径30厘米左右,外形似团扇,鼓的正面有的绘阴阳鱼,寓意和谐平安;有的绘牡丹花,寓意富贵幸福,鼓的背面常书写“天下太平”四字,因此得名太平鼓。

  太平鼓是单面鼓,用高丽纸或者羊皮、牛皮、驴皮等材料做鼓面;鼓柄下端有多个金属环;槌长30厘米左右,尾部系绸带或绦穗。

  太平鼓舞分舞蹈和击鼓两部分,鼓点、舞步变化多达几十种,队形变化丰富多样。

  于慎孝,呼和浩特满族太平鼓舞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他说,太平鼓舞发源于东北满族聚居地区,最早是满族举行祭祀、祈福等盛大仪式时跳的一种舞蹈,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表演太平鼓舞时,舞者一般以满族传统服装为主,女性要走吉祥步,可以体现出高雅端庄的美;男性的步伐以武步、矮子步为主,多模仿骑射、鸟兽的动作。舞蹈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鞭。

  “太平鼓舞流传到呼和浩特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于慎孝说,清乾隆年间,呼和浩特修建绥远城时(即现在的新城区一带),调来八旗军驻防。八旗军主要是满族人,同时还有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他们的到来,把流行于东北的太平鼓舞带到了绥远城,并逐渐流传开来。

  打太平鼓,唱太平歌,贺太平盛世。

  太平鼓舞从起源至今,表达的就是一种热情、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

  逢年过节或者隆重的日子,人们常会跳起这种舞蹈,表达欢快喜悦的心情。

  重新打造 再创辉煌

敲起太平鼓,富贵吉祥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艺术门类的出现,从上世纪60年代起,太平鼓舞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1986年,40岁的于慎孝调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小学任职校长。

  就是这个机缘,让沉寂了20多年的太平鼓舞重现舞台,重新回到大众的生活中。

  于慎孝在学校的库房里发现了30多个太平鼓,了解到该校的学生曾经跳过太平鼓舞,但是没有留下相关资料。看着这些太平鼓,于慎孝陷入了深思,觉得这是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应该重新挖掘出来,让它重回大众视野。

  多方查阅资料后,于慎孝对太平鼓舞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从学校里挑选出30多个女生组建了太平鼓舞队。

  但是,由于缺乏详细资料,怎么样把“舞”和“鼓”完美融合在一起,成了需要面对的难题。

  于慎孝借鉴和太平鼓同源的蒙古族单鼓的基本表演语汇,教学生们从基本动作练起:左手持鼓、右手执槌,胸前鼓、肩前鼓、腹前鼓、背鼓、护背鼓、托鼓、护头鼓、抖鼓、扬鼓、缠头鼓……

  这样一步步练下来,终于重现太平鼓舞原有的风采。

  “我们重点练习吉祥步,这是最具满族特色的标志性舞步。”于慎孝说,他把动作要领归纳为“上身挺直端平肩,前后甩手如凫水,眼睛注视上甩手,高雅端庄走直线”。

  经过一个寒假的刻苦练习,当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久违多年的太平鼓舞上街参加了文艺队伍展演,当即引起瞩目,成为展演亮点之一。

  初试成功,再接再厉。

  于慎孝精心整编了太平鼓舞,以舞蹈动作为区分,分为成人版和少儿版两个版本,成人版突出端庄高雅,少儿版突出生动活泼,同时请来内蒙古广播文工团的满族作曲家于国俊为太平鼓舞配曲,增加了舞蹈的美感和观赏性。

  太平鼓舞的配曲,在继承满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呼和浩特本土二人台的基调,喜庆中更添欢快。

  越来越充实丰满的太平鼓舞名声愈加响亮,多年来不仅参加过内蒙古大型运动会的出场表演,而且还走进了内蒙古大型庆典活动的礼宾队伍表演行列,先后获得过新城区级、市级、自治区级的表演奖项和奖励。

  全民健身 和合共融  

喜庆欢快的太平鼓舞表演现场。

  从1986年至今,太平鼓舞已经舞动了36年。

  一手让太平鼓舞再现辉煌的于慎孝也从一个成熟稳健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年人。

  今年76岁的于慎孝早已退休多年。但是,他退而不休,一直在为太平鼓舞的传承发展努力着。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鼓舞不仅仅是满族的,更应该是国家的、全人类的。”于慎孝说,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太平鼓舞的舞蹈形式更加丰富,现在除了满族小学外,太平鼓舞还走进了苏虎街小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多所院校以及中山东路新华社区等,已经从一种文艺形式发展成为全民健身娱乐项目,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

  随着早晨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中山东路新华社区的刘大妈已经在宽敞的客厅里练起了新编排的太平鼓舞步。

  只见她头戴旗头、身穿满族旗袍、脚踏花盆底鞋,左手拿鼓、右手握槌,迈着吉祥步、步步生莲……

  刘大妈是地道的汉族人,今年60岁,加入新城区文化馆老年满族太平鼓舞队已经3年了。“我从小对满族文化特别感兴趣,退休后参加过多种社区活动,但是最终在太平鼓舞队坚持了下来,太平鼓舞队满足了我对满族文化的渴求。”刘大妈说。

  于慎孝说,这支队伍每年都有积极加入的新成员,队员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他们中有满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各个民族,大家和谐相处,平时除了健身娱乐外,还经常参加社区和新城区以及自治区举办的一些演出活动,表演的节目已经成为新城区文化馆的品牌项目。

  龙腾虎跃耀九州,各族儿女一家亲。

  走进新时代的太平鼓舞,舞台更加广阔。它将以原生态的魅力敲响时代铿锵鼓点、舞出太平盛世多彩华章。

  (图片由于慎孝提供)

观点: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好地传承

□苏永生

  以鼓伴奏,鼓之舞之。

  太平鼓舞以它独有的原生态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的先民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始终不忘寻找快乐和希冀,正是这样,才有了太平鼓舞这个技艺的世代流传。

  今天,呼和浩特满族太平鼓舞已经成为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多方关注与支持,表演形式也逐渐从剧场舞台走向社区大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太平鼓舞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像大多数非遗项目面临的困境一样,也面临着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由于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不会立竿见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的传承发展。但是,非遗项目的价值绝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衡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于对历史的忠实见证和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发展、传承,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自然离不开传承人的坚守、社会的支持和大众的认同。如何真正做到让非遗项目走入寻常百姓家,让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不但需要传承人精益求精地研究技术,而且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还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让更多的人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关报道:关帝庙: 见证各民族 互相影响共同学习

□吴潇

  关羽,关云长,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是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与文圣孔子齐名,被后人尊称为武圣,也被称为武财神。

  关帝庙,是祭祀他的庙宇,人们在这里祈福免灾、祈佑平安、祈请财运。对于关羽的尊崇和信仰,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民族,关帝庙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有华人的地方。

  在呼和浩特历史上,归化城和绥远城就有好几座关帝庙,它们中有的是汉族人修建的、有的是蒙古族人修建的,还有的是满族人修建的。

  在归化城,东茶坊、南茶坊、西茶坊和北茶坊都建有关帝庙。茶坊即驿站,是官府在城外设置的专门用来接待来往官吏、使者休憇的官办接待站。归化城的这4个茶坊,就是清康熙三十年(1691),官府在归化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出口处修建的驿站。

  东茶坊的位置,在今青城公园南路东端都市花庭一带,不远处,原齿轮厂东南角处有一座关帝庙。这是笔者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呼和浩特市见过的唯一的关帝庙。这座关帝庙没有山门和大殿,只是在一个约二尺高的平台上,建有一个约一米见方的神龛,关羽端坐在神龛正中。犹记得关羽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长髯及胸,身着绿战袍,右手捋须,目视前方,不怒而威。他的身后立有二人,左边是青年武将关平,右边是持大刀的周仓。

  南茶坊位于今大南街南端的路东,当时这里是归化城通往和林县、清水河县乃至山西右玉的重要通道。这座关帝庙规模较大,山门外有一对石狮子和一根石旗杆,大殿内有关羽和关平、周仓二将的塑像,还有大刀一把,另有过殿及东西配殿,比东茶坊关帝庙高了好几个级别。

  西茶坊位于今西口子以西、扎达盖河西岸处,这里的关帝庙有山门、正殿和厢房,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是呼和浩特市敬老院的所在。

  北茶坊在今牛街一带,当年是归化城牛羊和皮货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归化城北出坝口子去武川通往蒙古国的重要通道,在对外贸易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里的关帝庙建在北茶坊中心处,有过殿、大殿和配殿等,当年香火旺盛。

  归化城的这4座关帝庙据说都是由在归化城经商的山西人集资修建的,上香祭拜的也多数为汉族人。

  除了这4座关帝庙,在归化城小东街中段,也有一座关帝庙,它是清雍正年间由土默特参领等官员修建的,坐北朝南,有过殿、大殿、配殿等,大殿雄伟壮丽,内塑关羽神像,墙上有彩绘壁画。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关帝庙被改建成了小东街小学,后来又成为玉泉区文化馆。

  绥远城是清政府于乾隆四年(1739)修建的一座军事重镇,由满族及蒙古族兵丁驻防,用以加强北方地区的军事防卫,城内除有少量家眷外,市井百姓并不多。但是,清政府在建城同时,也规划并建造了一座关帝庙。这座关帝庙所在的街就是今天的关帝庙街。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关帝庙被拆除,此地建成了关帝庙街小学,即今天的满族小学。

  这座关帝庙规模宏大,山门前有铁狮子、铁旗杆和3间四柱三层的牌楼,牌楼的匾额上写有“昭明日月”4个大字。

  牌楼前有一座戏台。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是关老爷磨刀日、六月初六是关老爷诞辰日,每到这两个日子,这座关帝庙前都有盛大的庙会,全城百姓都会前来逛庙会,小吃摊前、日用百货摊前,耍把戏卖艺周围都挤满了大人小孩,甚是热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座戏台一度被改建为露天电影院,成为新城区当时的一个标志性公共文化娱乐场所。

  在绥远城南门外的西南角,即今内蒙古医院对面、满都海公园东北处,还有一座关帝庙,这里除了祭祀关羽外,还被用作将军府的接官厅。

  除了归化城和绥远城内的这些关帝庙,周边的一些村镇也建有很多规模大小不等的关帝庙。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大大小小的关帝庙都已随着城市的变迁不复存在,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但是,这些寄托了人们信仰和愿望的关帝庙,证实了千百年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彼此影响、互相学习、彼此交融的历史,认证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铁一般的事实。

编辑:张弛
95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突泉:林果喜获丰收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