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呼和浩特 > 正文

  连日来,青城大地上智能农机的轰鸣声在田间奏响数字农业的序曲。当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在沃野上划出笔直的轨迹,当农业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着土壤墒情,春耕备耕画卷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科技底色。

  5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赛罕区敕勒川路街道合林村的嘉仕农业科技高标准农田智慧示范区,在园区内的数智农场管控中心,技术管理员刘剑正在查看大屏上的数字和柱状折线图。“这个平台就像中医把脉一样,能够综合气象数据、土壤指标、历史产量,自动生成浇水和施肥方案。去年蓝莓坐果率的提升,这套系统算法功不可没。”刘剑一边演示着三维可视化界面,一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嘉仕农业通过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平台,围绕种植、存储、包装、运输、销售的全链条管理,同时融合数据管理、生产周期预测、气象预警、病虫害预警等功能,实现实时分点查看、全程追溯、远程操控为一体的生产运营体系。“各个大棚的温度、湿度、水肥等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精准管控,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蓝莓种植大棚里,刘剑拔出了插在土壤中的滴灌管,向记者演示如何操控。在这里,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代替经验成为“新农资”。

  无膜浅埋滴灌、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玉米密植精准调控……4月25日,一场春播现场会在土默特左旗的田间地头开展。这场现场会上,节水、环保、智能等特色突出,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增产“绿科技”。

  “去年我们种玉米使用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不仅节省了地膜成本,残膜污染土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土默特左旗飞岳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陈志鹏告诉记者。

  土默特左旗农牧局副局长赵朝鲁介绍:“今年我们将大面积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同时加大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助力玉米单产提升工程落地见效。”

  走进赛罕区后窑子村的胡萝卜种植基地,智能农机正忙碌作业。凭借先进的导航系统和精准的作业技术,它们能一气呵成地完成起垄、播种、覆土等动作,深达30厘米的种植沟整齐划一,笔直的覆膜垄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这些“钢铁助手”的效率是传统人工的两倍,不仅大幅缩短了春耕时间,还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自2021年起,后窑子村通过流转闲置坡梁旱地发展有机胡萝卜种植,带动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今年,我们全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有效保温、保湿,还实现了省水、节水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只需浇一次水,胡萝卜苗就能茁壮成长。”后窑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利俊向记者介绍。

  市农牧局副局长吕莉华介绍,今年,全市计划打造85万亩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带动62万亩吨粮田。截至目前,全市已播面积13.76万亩,其中小麦8.74万亩,薯类2.11万亩,春播蔬菜1.32万亩,其他春播作物0.4万亩。(记者 杨彩霞)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江海
1012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2023版《千古马颂》26日晚首演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