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穿沙公路两侧绿意葱茏(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北疆新闻鄂尔多斯9月16日消息(记者 杨净毓 李文华)9月1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作题为《荒漠化综合防治与新时代“三北”工程》的主旨报告,介绍“三北”工程最新进展和荒漠化防治合作愿景。
9月16日拍摄的黑赖沟孔兑综合治理区 北疆新闻记者 李文华摄影
唐芳林说,中国荒漠化防治是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伟大跨越,新时代“三北”工程是构筑起中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绿色长城。
他说,70多年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荒漠化防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相继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沙区生态状况得到改善,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深化全球荒漠化治理,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
9月16日拍摄的以路治沙示范区 北疆新闻记者 杨净毓摄影
唐芳林表示,“三北”工程区地跨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777个县,建设期为1978-2050年,是全球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生态工程,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
唐芳林介绍,新时代“三北”工程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总体布局更加合理、治理理念更加科学、治理体系更加先进、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给出了系统治理与科学施策的中国方案。
唐芳林说,三大标志性战役打响两年来,是“三北”工程建设史上投入力度最大、完成任务最多、建设成效最好的两年,目前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东部歼灭战片区“绿进沙退”态势明显加快,中部攻坚战片区区域联防联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击战片区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面锁边。
唐芳林表示,围绕全球生态治理,中国政府将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科技赋能、产业协同和国际合作,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分享“科学治沙,绿色发展”的经验与技术,擘画创新驱动生态治理与开放联动共建共享的中国蓝图。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